为了提高问诊效果,应做些功课,包括
a整理病史:用尽量筒洁的文字介绍发病及前期诊疗经历,避免叙述病情时因无用信息占用宝贵问诊时间。
b备足资料:将与病情相关的资料归类整理,剔除正常结果的检查报告。
c详列问题:把关心的问题列个清单,使每一次问诊都能解答自己困惑,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搜集足够的意见。
在问诊过程中应避免问一些低级的丶对治疗没有帮助的和医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例说:为什么我家会患这病?这种情能不能治好?还能活多久?做了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怎么办?
问医过程尽量排除非专业意见。一旦患上此病,亲朋好友都会格外关心,这些关心出发点是善良和友好的,也能给予患者很大的安慰。但是,这些渠道传递过来的意见多是非专业、偏面的,甚至谬传。比如手术后发展更快、化疗副作用极大、心态好疾病不治而愈、某偏方某功法抗癌,某人吃了某名医的药好了。整体看来,这些脱离病情的言传不仅与治疗无益,还干扰了很多患者的治疗,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金。那些所谓的个例成功更多是某些人的幸运经历,几乎难以复现。
人情关系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但癌症的问诊决策过程,人情关系的存在弊大于利。首先,医生的职业道德决定了医生不会因为人情关系的存在而改变治疗方案。其次,直接的人情关系很少能直通目标医生,人托人的关系到达目标医生那里时,己与普通医患关系相关无几。再者,关系医生的存在,限制了其它意见和方案;有时,因为关系的存在,医生担心日后抱怨,会选择更为保守的方案,错失了放手一博的机会。如果仅为咨询或求得某种方便,可以借助人情关系。但为了治疗方案,不必倚重人情关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